《數百萬個生存機器》
這應該是很多香港人每天上下班的光景吧,身邊都是密密麻麻的陌生人,腳步急急促促地往前衝,除了看手機外,好像也沒有餘光心力去瞄上下班路上的「同路人」,略過的他和她其實都是自己的一個倒影。從地鐵站走進摩天大樓,工作完再走進地鐵站,日復日,月復月,我們都是城市裏的困獸,為着生存而如行屍走肉,吃的東西是快餐,看的資訊是快餐,沒有閒情去消化生活,情緒就像便秘一樣無法釋放。身邊也許無特別難受的事但也沒有特別好受的事,車站內望不盡的人龍就如望不透的未來,只是感到擠湧無力。
每天穿插於各個車站的數百萬人,就要寄望自己像個上了鍊的機器一樣不要壞,壞了就垮了就沒了。整個社會若是一個工廠,打工的只是粒鏍絲,它們逕自生鏽老化,淘汰了一粒,自有第二粒更換,一模一樣,了無特色,破壞不了主結構,也留不下什麼傑作。鏍絲只懂被裝嵌,安於其位,它們明知少了一粒自己不會死,所以懂得鄙視其他鏍絲,但它們更鄙視有破壞力的零件,因為它們未試過這感受也試不了這感受。
社會努力塑造我們變成相似的百萬分之一,但我們要嘗試去讓自己變成那百萬中的唯一。
年輕吧,至少我還這樣想。